商鞅變法前秦國真的很弱小甚至到亡國邊緣?真實情況是這樣

2024-01-26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1/7
商鞅變法前秦國真的很弱小甚至到亡國邊緣?真實情況是這樣

一直以來流傳一種說法,那就是商鞅變法前秦國十分弱小,是商鞅的變法才讓秦國變成強國。近年隨著《大秦帝國》小說和電視劇的熱銷、熱播,這種觀念又得到加強。

翻開《大秦帝國》第一部《黑色裂變》,頭兩章題目就是「六國謀秦」、「國恥昭昭」。這兩章寫的是秦獻公在秦、魏少梁之戰中重傷而亡,魏國召集「逢澤之會」,六國國君在會上謀劃共同攻打並瓜分秦國。按小說所寫,秦國可不就是弱小到了危亡邊緣?

秦獻公-《大秦帝國》劇照

可惜,小說就是小說,《大秦帝國》的上述描寫其實是藝術虛構,是完全不符合真實歷史的。

首先,沒有任何史料記載秦獻公是死於與魏國的戰爭的。

據《史記》記載,秦獻公確實是在少梁之戰(前362年)的第二年去世的,但司馬遷又說,在秦國取得大勝的少梁之戰中,秦國領兵主將是庶長國,而不是秦獻公。

《史記·趙世家》:

(趙成侯)十三年,秦獻公使庶長國伐魏少梁,取其太子、痤。

而且按照秦獻公的年紀,他也不大可能上戰場一線了。因為據《史記·六國年表》記載,秦獻公生於秦靈公元年(前424年),到前361年去世時已經63歲。古代醫療衛生條件差,「人生七十古來稀」,秦國人能讓60多歲的國君衝到一線去拼刀嗎?所以歷史上的秦獻公應該是自然老病而死的。(其實秦獻公死於少梁之戰的說法最早就出自小說《大秦帝國》。)

其次,小說中「逢澤之會」上六國謀秦的劇目更是穿越加編造。

歷史上魏國確實發起過「逢澤之會」,但不是前362年前後,而是在秦孝公十八年、前344年,是在商鞅變法之後。小說一下子把這次大會的時間提前了18年。而且歷史上真正的「逢澤之會」的主題也不是對付秦國,而是魏惠王稱王;會上齊、楚、燕、韓等大國均未到場,倒是秦國、趙國和一幫小國到場,會上咋會有六國討論討伐並瓜分秦國的橋段呢?

說到這,可能有人會問,既然小說《大秦帝國》中對商鞅變法前秦國情況的描寫完全是危言聳聽的,沒有任何歷史文獻記載秦獻公死於對魏戰爭,當時各國也沒有組團謀劃伐秦,秦國更沒有到危亡邊緣,那真實的歷史上,商鞅變法前秦國的情況和國力如何,算不算弱小,在天下各國中能排名多少呢?下面唐封葉就簡單介紹一下。

話說西周后期秦人這個附庸小政權的地盤主要在隴西(隴東僅有若干小據點)。他們與戎人雜處,兼營農業和畜牧業,經濟文化確實還都很落後。

東周初年秦襄公建國後,開始東越隴山大力拓土,經過秦文公、秦憲公和秦武公等多代君主的努力,已經將勢力拓展到渭河平原東部。到秦穆公時他任用百里奚為相,幾次擊敗晉軍(河陽之戰、韓原之戰等),三次置換晉國國君,迫使晉國割讓河西8座城邑,並滅掉黃河西岸邊的梁國、芮國等小國,終於基本占據了黃河以西的整個渭河平原也即所謂的八百里秦川。雖然秦穆公後期碰到了晉文公,被封鎖在河西關中,但又從西戎得到賢臣由余,得以向戎地拓展,開地千里,並得到天子周顯王所賜的金鼓,稱霸西戎。所以秦穆公時,秦國的國勢達到了春秋時期的高峰。秦穆公也成為眾多版本的「春秋五霸」中的一霸。
1/7
下一頁
喬峰傳 • 8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2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9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2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2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14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1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980次觀看
喬峰傳 • 2K次觀看
畢姣宏 • 2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2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3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2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550次觀看
喬峰傳 • 2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2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1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13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680次觀看
喬峰傳 • 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720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