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太平天國運動洶湧澎湃,清軍戰敗的急訊更是頻頻傳來,讓咸豐帝坐臥不寧,而奕訢和洋人談判屢告失敗,更讓他痛心疾首,心中一直有一種不祥的預感,仿佛預感到大難將臨頭,終日抑鬱寡歡,病情也日益加重。
此時的恭親王奕訢留守皇宮,他一面和洋人周旋,一面組織太監們轉移珍寶奇異,為的就是防止英法聯軍攻占皇宮,洗劫一空。
皇宮裡的珍寶是保住了,可恭親王奕訢忽略了另一個寶地,那就是圓明園。
果然,當英法聯軍一路燒殺淫掠攻進了北京城後,又竄到了北京西郊的圓明園,對圓明園的珍寶奇異和古玩典籍洗劫一空後,一把火燒了圓明園。
大火整整燒了三天三夜,圓明園所剩無幾,只剩下斷壁殘垣,一片荒涼。
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後,揚言還要炮轟清皇宮,恭親王奕訢為了保全皇宮,只能急切求降,簽訂了又一喪權辱國的中英、中法《北京條約》。
當奕訢將這一切詳細上奏到了熱河後,看到奏摺的咸豐心態徹底崩了,一種無以言狀的憤恨使得咸豐帝幾乎站立不住,他似乎覺得自己竭力支撐的這個「天」已然塌下來了。
本來就虛弱已極的他經不住這突然的打擊,頓時心痛如刀絞,並口吐鮮血,大喊:「祖宗200多年來創立的大清江山,即將毀於一旦,朕有何臉面見列祖列宗呢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