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告御狀有多大風險?乾隆:事情要給解決,告狀的人也要殺了
《——【·前言·】——》
在清朝,告御狀被視為一條尋求公正的途徑,但其中的風險卻令人心驚膽戰。
乾隆皇帝對此態度鮮明,認為處理事情必須果斷,而那些告狀的人則有可能被視為「奸徒」,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價。
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乾隆下此狠手?是在捍衛皇權,還是在維護一個腐朽的體制?告狀背後,隱藏著怎樣複雜的利益關係?
小縣城裡的大麻煩
乾隆三十五年,周尚親來到井陘縣上任。這個浙江仁山人初來乍到,還裝模作樣地當起了清官。可沒過幾年,這位父母官就原形畢露,開始對百姓各種盤剝。
到了乾隆四十三年八月,周尚親更是變本加厲,打著購糧的幌子大肆剋扣農民的購糧款。本該給九錢三分的,他只給六錢,剩下的全進了自己的腰包。
百姓們苦不堪言,多次上門討要說法,卻都被衙役們粗暴趕走。眼看著糧食被糟蹋,錢財被剋扣,百姓們心裡憋著一股火,卻又無處發泄。
就在這時,他們想到了村裡一位德高望重的秀才——梁綠野。梁綠野在金柱村開了個私塾,教書育人,不分貧富。他為人正直,深受鄉親們愛戴。
當鄉親們找到他,訴說周尚親的惡行時,梁綠野心裡也燃起了一團怒火。他深知告官的風險,可看著鄉親們可憐的模樣,他咬咬牙,決定挺身而出。
義士挺身,為民請命
春節剛過,梁綠野就帶著幾位鄉紳,踏上了去正定府告狀的路。他們精心準備了狀紙,列舉了周尚親的種種罪行。而他們萬萬沒想到,這竟成了一場噩夢的開始。
正定知府方立經看到狀紙,心裡很不高興。他覺得這些刁民太不懂規矩,居然敢狀告父母官。
於是,他悄悄把消息透露給了周尚親。周尚親得知後,立馬擺出一副無辜的樣子,還給方知府送上了大禮。他還編造謊言,說梁綠野等人是想斂財鬧事。